什么是粉尘?
"粉尘"通俗地讲是一种对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固体微小尘粒实际是分布于以空气作为胶体溶液里的固体分散介质。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粉尘有哪些作用?细数粉尘的功与过:
空气中的粉尘能够吸附水汽变成溶液并形成水滴,其饱和水汽压力大大减小,使水汽易于其周围凝结,形成云,雾,雪等。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粉尘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太阳光穿过充满灰尘的大气,这时,粉尘和水汽把阳光中的蓝光和绿光散射了,而波长较长的红光则直接穿过了大气,因此便有了大自然中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的瑰丽景象。除此之外,天空中尽收眼底的那一片蔚蓝也是大气粉尘的杰作。总之,没有粉尘,云、雾、雨、雪也将不复出现,火红的太阳和绚丽的彩虹也将消失。此外,粉尘也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功也有过,粉尘也会污染大气,危害人类的健康。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生长。
此外,粉尘还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风险,即爆炸危害。粉尘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一定能量。由于粉尘的粒径小,表面积大,因此其表面能也增大。粉尘与空气混合,能形成可燃的混合气体,若遇明火或高温物体,极易着火,可以在倾刻间完成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热能,使燃烧气体骤然升高,体积猛烈膨胀,形成很高的膨胀压力。燃烧后的粉尘,氧化反应十分迅速,它产生的热量能很快传递给相邻粉尘,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给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主要有:
(1)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研磨、碾轧而形成,经气流扬散而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物质加热时生产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形成的烟尘。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
几乎所有的矿山和厂矿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采矿和隧道的打钻、爆破、搬运,矿石的破碎、磨粉、包装,机械工业的铸造、翻砂、清砂,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建筑施工,均可接触大量的粉尘、煤尘、石英的混合粉尘;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到的石棉或含石棉的混合粉尘,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从事皮革、棉毛、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烟茶、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等接触植物或动物性行业的人,也会接触到有机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有哪些?
根据不同特性,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锰尘)、肺肉芽肿(如铍尘)、肺癌(如石棉尘、砷尘)、尘肺(如二氧化硅等尘)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生产性粉尘会引起哪些职业病?
生产性粉尘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因此,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合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反应性: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如矽尘、煤尘、硅酸盐尘等。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又以尘肺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尘肺病例约占职业病患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个体如何对生产性粉尘进行防护?
个人防护(如佩戴防尘口罩),是防、降尘措施的有力补充。首先要选用专业防尘口罩,一般的纱布口罩无法达到防尘的要求,必须专业防尘口罩才行;其次要适合自己的脸型,最大限度地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然后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粉尘,又使戴上口罩后比较舒适,呼吸不费力。有条件的最好定期更换,防尘口罩佩戴时间长了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挤压变形、污染进水等。
防尘就用KN100,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