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在历史上,健康和安全问题是公共健康的重要方面,这种情况在全球很多国家一直都是如此,而因工受伤、死亡和健康欠佳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疾病、伤残和贫困的重要原因。彼得·多尔曼(Peter Dorman)恰如其分地形容,工人们“每天为了生计而进行风险交换”。这一点在煤炭开采中更为明显——在全球范围,这一行业与非常高的职业死亡、患病和致残人数相联系。今天,全球有大约3000万人从事采矿工作,其中采煤工人占1/3。
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在煤炭开采社区广为流行,与工作中的粉尘吸入有关。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在20世纪末,全世界有250万矿工诊断患有与粉尘相关的呼吸疾病,其中包括尘肺病——由于长期引入过量粉尘而引起的肺部阻塞和纤维症。考虑到大量漏报和误诊,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明显被低估了。从20世纪20年代起,国际劳工组织一直在开展运动改善采矿状况,同时颁行了公约和实施准则(第一部于1931年颁布)。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煤矿工人面临着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有些人在没有自然光或通风的空气下工作,取走材料让地球出现空隙,并尽量保证周围地层不会立即产生反应。考虑到暴露于风险中的人数,尽管许多国家做出努力,世界上煤矿工人的死亡、受伤和患病人数表明,采矿在大多数国家仍是最具有危险性的职业。虽然其劳动力只占全球劳动力的1%,却导致约占8%的工作死亡事故。尽管没有关于受伤的可靠数据,但其数字是惊人的,同样因患有尘肺病、听力损伤和受到震动影响等致残性职业病的工人人数也值得注意。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以来,中国采矿业中的慢性职业病和工业事故率仍然相对较高。
慢性职业病日益严重
在20世纪,矿工的慢性职业病造成的死亡和残疾人数不断上升,超过了创伤事故,特别是与矽肺病、煤炭工人尘肺病、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这里也牵涉到增加机械化设备(煤炭切割机、钻头和传送带)所产生的更为严重的粉尘问题。这种慢慢渗入的呼吸性障碍常常被称为“黑肺病”或“矿工肺病”。沉重的体力工作磨炼了矿工强壮的身体,并使其头脑适应风险和危险,但毫不为奇的是,过早衰老的沉重负担和因为吸入粉尘而导致的身体残疾是采煤社区的特征。在所有的工人阶级社区中,采矿社区的致残比例最高——其中包括截瘫和尘肺病患者。在发达的西方的采煤社区,长期存在这样的呼吸障碍,尽管煤炭开采减少并在英国等国家几乎完全消失英国颁布新法案承认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这样的疾病为“职业病”后,1998~2004年因为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提出索赔的案例有将近50万起。这是欧洲针对雇主的最大集体诉讼。目前,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工业化国家正面临着尘肺病的大规模流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