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固定层

强化粉尘治理防控 关注职业健康

宝顺安2021-03-24 11:30:13

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

职业病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分类

1)职业性尘肺病   

2)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职业性皮肤病   

2、职业性眼病   

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4、职业性化学中毒   

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7、职业性传染病   

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职业性尘肺病

粉尘病致病的机理发病过程

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绝大部分被排除,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尘肺病变形成后,肺内残留的粉尘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起作用,这就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但病变仍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尘肺病分类及临床表现

在我国现行的职业病中,有13种法定尘肺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尘肺、铸工尘肺和其他尘肺。

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的定义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规定: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职业病危害),是指由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尘肺病的伤害及痛楚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由于常年大量吸入灰尘,他们的肺会变得像石块一样坚硬,成为黑色的纤维状。尘肺病的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喘息、咯血等症状。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的呼吸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只能靠吸氧来维持生命。只要躺下睡觉,就会有窒息的危险,所以很多患者只能跪着或者趴着睡觉。对我们来说呼吸再正常不过,而对尘肺患者而言,却成为一种奢望。

“无知”让尘肺病成为最严重的职业病。它与其他疾病不同,完全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却成为我国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很多企业与劳动者不了解粉尘的危害。对于大部分尘肺病人来说,一直到发病去看医生之前,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份工作可能会夺去他们的生命。

矽尘致肺纤维化的能力最强,矽肺是尘肺病中病情最严重的。我国煤工尘肺患病人数最多,因其多暴露于含有二氧化硅和煤尘的混合性粉尘,故其病情也是比较严重的。


目前国家职业性尘肺病概况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可以产生粉尘而引起尘肺病,在我国产生粉尘引起尘肺的主要作业领域是:

1.矿山开采(煤矿的掘井和采煤以及其它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

2.金属冶炼业中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3.机械制造业中铸造的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

4.建筑材料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装修装饰;

5.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尘肺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

强化防护意识

个人防护虽然是一种辅助的防尘措施,但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事接触粉尘作业的员工要佩戴好防尘口罩,以防止飞扬在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道、支气管及肺部。此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注意生活规律、积极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预防呼吸道疾病。为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要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肉类、豆类、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选用KN100等级的更换式防尘呼吸器,是满足煤炭行业接尘工人防止职业伤害最基本的标准,采用新标准中最高等级——KN100等级的防护产品,能够给予接尘工人有效的防护,避免尘肺病的伤害。